立春陰晴不定 農作防露菌病、烏骨病
記者陳品雯/報導
近日節氣進入立春,俗諺說“春天後母面”,進入春天後,氣候多變,天氣變得冷暖無常,陰晴不定。宜花地區冬春之際東北季風強盛,低溫多濕,正是蔬菜露菌病及番茄晚疫病極易發生的時期,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們需多加巡田,注意防範此兩類病害的蔓延。
露菌病主要為害蔬菜作物為葫蘆科之瓜菜類,以及十字花科等葉菜類。本病害最易發生的溫度在16-22℃,此時病原菌會從氣孔較多的葉下表皮進入,造成黃色小斑點,再逐漸擴大成受葉脈限制的黃褐色角型病斑,若在濕度較大且通風不良的環境,尤其如設施栽培之環境下,會促使病原菌從黃色病斑之葉背相對位置伸出白色霜狀物,並產生孢子釋放而迅速擴散。
番茄晚疫病危害番茄之葉部、莖部、葉柄及果實,被感染的部位初呈水浸狀圓斑並在合適的濕冷環境下逐漸擴大,莖部及葉柄被害時病斑黑化,被害部位以上之組織因缺水而枯萎下垂。另外,由於本病害在莖部及葉柄所產生黑色壞疽斑,在田間又稱作烏骨病。番茄晚疫病同露菌病,好發於16-22℃的冷涼氣候,且在高濕的環境下病斑上會布滿白色粉狀物,並隨著風雨吹彈快速擴散。
由於蔬菜露菌病及番茄晚疫病在高濕環境下發病嚴重,花蓮農改場建議農友可密切注意氣象預報,在雨季來臨前施用1000倍的亞磷酸(H3PO3)...